去除剂除磷的效果取决于化学/物理机制、工艺条件及废水特性,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快速降低水体总磷浓度以满足排放标准或修复需求。以下从核心效果、具体指标、影响因素、典型案例以下几方面系统分析:
高浓度废水处理:化学沉淀法(如投加铝盐、铁盐)可将初始浓度为10-50 mg/L的含磷废水总磷值降至0.1-0.5 mg/L,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去除率超95%。
低浓度废水处理:吸附法(如改性硅藻土、镧基吸附剂)对0.1-10 mg/L的含磷废水处理后,总磷浓度可降至0.01-0.05 mg/L,适用于饮用水源地修复。
协同处理增效:生物-化学协同法(如A²/O工艺中投加铁盐)总磷去除率可达90%-98%,兼具处理效率与成本优势。
沉淀物稳定性:化学沉淀形成的磷酸铝、磷酸铁等沉淀物不易分解,避免磷的二次释放。
抗干扰能力:吸附法通过物理隔离固定磷,对水质波动(如pH值变化)的耐受性较强。
综合净化:除磷剂常兼具混凝、脱色功能,如聚合氯化铝铁可同步去除悬浮物与色度,提升出水感官指标。
投加量:过量投加虽可提高去除率,但会导致成本上升与水质恶化(如污泥量增加、pH值波动)。
pH值:铁盐除磷最佳pH为5-7,铝盐为6-8,需通过调节pH值优化反应条件。
搅拌强度:快速搅拌(150-200 rpm)促进药剂与磷的碰撞,慢速搅拌(30-50 rpm)利于沉淀物聚集。
共存物质干扰:高浓度硫酸盐、碳酸盐会竞争金属离子结合位点,溶解性有机物可能包裹磷分子,降低除磷效率。
技术服务热线:188 2022 5695
地址:宝安区西乡街道桃源商务大厦2座1单元502